(1.Sports School of Yangzhou Univ.Yangzhou 225000,China;2,Martial Arts School of Shanghai Univ.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study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essay analyzes the editing principles,combination of
fighting and training and refining traditions in Training Course of Chinese Wushu Duan Wei System.It is shown that
the system can bring together the separation in Wushu and exert a series nf profound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tradi—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fight and practice;technique pattern;Wushu;Duan Wei system;sports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是由国家推广、面向大众的武术普及教材,该教程针对中国武术长期以来打练分离、脱离传统的现象,在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下,精心提炼传统武技,率先改革大众武术,成为了中国武术改革的先锋。这次改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必将推进整个中国武术的改革步伐,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 回归本根的中国武术
1.1 多次蜕变的武术套路
在近代中国武术史上,由于武术功能与价值的转换,以及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民族的不自信与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武术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连根拔起,抛进西方体育的洪流之中。
民国初期,以马良为代表的中华新武术开始引进西方体育思想,以体操的方式改良武术,在当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奠定了中国武术后来近百年的发展方向。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作为中国武术本根的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始淡出。那个时代由于武术根基的坚固,人们还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武术的本根问题,潜伏的隐患应该由后人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国家的关心与支持下飞速发展。新国家,新气象,代表着破旧更新的新套路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尽管人们已经惊讶地发现武术开始远离其本质,对武术发展前景深感忧虑之时,新中国的武术却需要新套路,讨论传统与技击似乎不合时宜。随后的“文革”把武术推向舞台化,语录拳与忠字拳泛滥,武术的根基遭遇严重的破坏。
19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武术在全面恢复与发展,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于是竞技武术一枝独秀,高、难、美、新成为竞技武术套路的目标“1。本以为武术套路的发展已经成熟,欲借2008北京奥运之机,达成国人武术申奥心愿,经过一番削足适履的规则修改,委曲求全的武术套路还是没有得到奥组委的认可。
就这样一百年过去了,中国武术一路走来,风尘仆第10期田金龙,邱丕相:打练结合技术模式的新探索——评析武术段位制教程63仆,申奥之路还存继续,当然在项目上已做调整,武术套路也该静下心来,做一做宁静致远的工作了。
1.2迷失自我的
散打竞技散打的争议点是散打技术是否代表中国功夫。21979至1988年国家用了10年的时间试验,1989年正式将武术散打(当时及之前称散手)确定为竞赛项目。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竞技散打发展势头迅猛,在与世界武技的交流中,为中国武术赢得了荣誉。就是这样的散打,老百姓偏偏不领情,把它说成是西洋搏击的舶来品。‘3‘奥运组织也持否定态度。
如果说现代竞技散打是舶来品,发生在近代武术史上的散手又怎么样呢?1928年至1933年问组织过几次散手比赛,当时的报纸评为“拼命比赛”、“斗牛场”、“斗鸡场”,H o难道那个时候就没有了中国功夫?抑或中国功夫从来就没有有过?
究竟是群众的眼睛亮,还是散打精英的见识广?我们需要历史性的判断与回答。1979年前,中国武术一直发展竞技套路,传统武术的搏击精华已经大量流失,试验散打项目时,谁也不知道散打怎么搞,当时西方的搏击比赛已经相当成熟,借鉴当然是最快的途径。即使在后来30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也没有什么力量参与其中,不能在技术上与训练方法上给竞技武术提供帮助,更多的是指责与不满。当然,竞技散打也有些偏执,当跆拳道风靡中国,甚至泰拳、空手道都来抢占中国武术市场的时候,散打依然不顾群众的呼声,不考虑自己的生存空间,仰仗国家力量的支持,自大的坚守自己的阵地。
散打在国际上的比赛成绩并不能决定散打的前途,中国功夫是民族的,未来走向世界的也是中国功夫。不管是现在的舶来品,还是以前的“王八拳”,不符合中国人的搏击理念的散打是很难有好前景的。
1.3寻找家园的段位武术
武术套路的蜕变与散打的异化根本性的原因是它们不符合中国人的武术理念,也不符合世界武术同人的武术理念。各国武技若要在世界武林中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技术特长和个性鲜明的技术风格,跆拳道、空手道、泰拳、自南搏击、巴西柔术等等无一例外。纵观现代武术,竞技套路有风格无特长,竞技散打有特长无风格,中国武术在迷失自我的情况下自己已莫名所以,外人就更加糊涂。物极必反,近年来中国武术回归本根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努力探索,百家争鸣,观点渐趋统一,就是中国武术要有根,要有自己的技术特长与风格。
人们在迷茫中、探索中,打练合一的武术段位制模式应运而生了,中国武术找到了自己的本根,开始回归自己的家园。
打练合一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技术模式,它不仅解决了中国武术的技术特长与技术风格的问题,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技术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可以自我研习,可以两人交流,可以实战对抗,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愉悦身心,可以修身养性。这种融多功能于一体的鲜明的技术特色是中国人对武术的理解,也是中国人对世界武术的贡献。
作为国家武术段位规范教材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率先改革,推新中国传统武术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成为中国武术未来的技术走向的航标,标明中国武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2中国武术的活水源头
2.1 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段位武术植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土壤,以传统武术为根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竞技武术成果为参考、以大众武术为对象,对中国武术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它根深苗正,营养资源丰富,必然会结出累累硕果。
段位武术取材于传统武术的拳种与流派,各个拳种独立编写,技法精致、风格突出,是中国武术的一次大会展。按照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通过本次编写,充分展现了中国武术的技术内涵与文化魅力,令人感受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对套路和散打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
中国武术套路演练讲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运用,这些绝不是仅仅为了形式上的展现,而是为了技术的合理与精纯,所以中国武术有形有法,招招式式,结构严谨,前后呼应,法理缜密,实用而美观,修身兼养性。通过套路演练,技法纯熟,实战中能够充分体现武术的技巧,验证多年的武学修为,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中国的武术家一生中与人交友、切磋武艺,鄙视打斗,以德服人。见义勇为,绝不手软;同道交流,点到为止。中国武术一方面把杀伤力发展到极点,一方面把技巧性研究到极致,这种精雕细琢的功夫需要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
2.2取之不尽的文化土壤
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武技之间不会有很大差别,原始的搏斗本能把武技变得简单纯一。当武技从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时候,武技不但被提升了,同时发生了武技间的差异性。此处并不需要比较中国武术与世界武技间的差别,而是确信中国的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技术特长与技术风格一定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6卷
尽管中国武术也是流派林立,这些差别往往出现在武技的低级阶段,在武技进入较高层面的时候,流派的差别就越来越小,最后是殊途同归。对于中国的武术家而言,其入门可以是某个拳种,经过博采众长,登顶武技高峰的时候,恰恰是泯灭掉了拳种流派的差别,进入以道为旨归的境界。武道是武术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技术化,在中国的武术家的眼里,武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修炼。中国的武术家一定会不满足于某个门派,某种技法与技巧,而是不断的突破与创新,终身追求,孜孜不倦。
回顾百年来的武术发展历程,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艰难抗争的时期,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席卷下,中国武术不得不被卷进这股潮流之中,经历了难以自保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崛起强大,人们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意识被唤醒,中国武术也在寻找自己的本根和土壤。
段位武术取材于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段位武术的创编过程中,各个拳种与流派间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品鉴与理论上的论争,明晰它们的共性与个性。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式的继承,而是回复到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是对原有技术素材的提升,是在保持各个拳种流派的技术精神的基础上的再创造。
2.3接轨国际的竞技武术
竞技武术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要求。走进比赛场地、走向国际舞台,应该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且?在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过程中,竞技武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不过,近来竞技武术的发展陷入瓶颈,在国际化过程中频频受挫,其最大的问题并不在竞技化、国际化的方向性,而是竞技武术失去了传统武术的根基。竞技武术需要建立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与传统武术呼应,比肩前进,共同寻求发展。段位武术是架设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桥梁,它不仅从传统武术中汲取营养,也从竞技武术中汲取营养,并通过有机结合,既推新传统武术,也展现竞技武术。由于传统武技的大量流失,传统武术套路的动作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趋于表面。在打练结合的模式下,这些动作的实际运用需要搏击技术的基本素养,一些竞技散打的动作自然的被引进来作为参考,使对打套路的技术结构与动作编排更加合理,同时也修正了原来套路中只为表演的动作细节,回归了传统武术动作的技击内涵。
作为中国武术段位的指导教材,技术必须规范,竞技武术套路的标准化模式也被引进到段位武术中,提升了段位武术的规范程度,为段位武术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帮助。以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标准为参考,通过对段位武术动作的形态、技法等一系列的规范,改变了传统武术套路的不同流派技术缺乏统一规范,以及动作粗疏、忽视细节的不足,使段位武术套路中的动作不仅明晰实用,也富有独到美感。确切的说,段位武术是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结合体,是植根于传统、面向现代、为大众服务、推向国际的标志性成果。
3中国武术生命力的孕育
3.1 武术分裂的愈合
打练分离,漠视传统,中国武术经历了自我分裂的切肤之痛。分裂后的中国武术各自为阵,虽然都在尽心尽力的要把自己的一块做好,但自我分裂造成的创伤还找不到对症的良药。竞技武术套路演绎成四不像,国人深感迷茫,尽管极力迎合西方竞技体育的评判标准,依然得不到国际奥林匹克组织的认同。竞技武术散打本来是师夷之长的产物,技术、规则都很成熟,可是因为没有个性,与同类项目近似,进军奥运也没有了希望。传统武术被边缘化后,不得不屈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已经长拳化,技术大量流失,令人扼腕叹息。武术的学术研究更是一片迷茫,有些学者的学识修养已没有能力触及武术的专业领域,便去借助其他领域写写擦边球的文章。偶有几个高谈阔论者,随意解读武学经典,显露门外浮躁,难免自欺欺人。
中国正迎来一个发展自强的时代,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自信提高,中国武术也意识到了自我的分裂,开始寻找自我的家园。学者们以其敏锐的眼光率先洞察到这种分裂的结果,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讨论。2009年7月9日至l 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河南登封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对武术给出了新的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这个概念准确的把握了武术的本质特征,为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2010年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干课教材,这套教材贯彻了武术改革的精神,汇集了10多个拳种的几十位专家,强调以传统招法为主,简明实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己串成套路,对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上进行了尝试。段位武术是面向大众推出了系列化的武术教程,更进一步地贯彻了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中国武术的一系列的改革,标明了中国武术的新的航向。中国武术需要自信、自强、自立。
3.2武术元气的复苏
文化毁灭容易,重建很难。中国武术要恢复元气,第10期田金龙,邱丕相:打练结合技术模式的新探索——评析武术段位制教程65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传统武术已经大量流失,是否要对它进行修整与复原?现时代中似乎意义不大。修旧如旧,费时费力,其结果也只是一件陈列品,依然远离我们的时代。认真解读传统武技,充分挖掘传统武术的精华,呼应时代脉搏,开创符合中国武术精神的新时代的武术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段位武术正是这样的构思,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相继聘请了一百多位有代表性的民问武术传人和专家、学者.启动了段位考评内容的创编和配套教程的编写工作。《中国武术段位系列教程》体现了传统性和时代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堪称武术传承与传播的精心之作。。6
以段位武术为切人点,率先改革大众武术,表明中国武术的改革是慎重的,步伐是坚定的,有战略眼光。群众是基础,武术本该属于群众体育活动,作为形象工程的竞技武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大众武术的基础之上。段位武术改革的成功尝试,为竞技武术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竞技武术的进一步发展。
段位武术的改革刚刚开始,尽管《教程》起点高,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于中国武术的真正转型来说,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只要目标明确、方向正确,随着研究的深入,《教程》会不断地完善,并推进中国武术的持续稳定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欢迎,也为世界人民热爱。
4绽放生命力量的段位武术
4.1 传统武术的春天
尽管段位武术不完全是传统武术,但与传统武术保持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它不是传统武术套路的翻版,而是对传统武术的提炼、加T,从而克服了传统武术自身发展的障碍,让传统武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武术的技术体系有其精华之处,却也良莠不齐,其中不乏糟粕,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以提高对传统武术的再认识。由于段位武术的需要,可以借助擘家、学者的力量,一起研究、梳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人也需要开拓视野,走出封闭、狭隘的小圈子,在广阔的视野下冉次审视本门武术,提高本门武术的武学层次。
传统武术的训练与传承体系很难与时代接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体悟式的教学训练,师徒问的门内传授,已不符合开放社会的时代要求,传人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接纳段位武术的指导,借助国家力量的推广,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段位武术教学推广的领头兵。
4.2竞技武术的根基
人们普遍认为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基,可是传统武术为什么自己发展不起来?虽然国家重点打造竞技武术,可是也没有人阻扰传统武术,老百姓也不练传统武术,好东西怎么没人学?惋惜传统武术主要出自于传人们的自怜,学者们的感怀,传统武术应该考虑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传统武术可以作为中国武术的活水源头,但不可能成为中国武术的主流,纯粹的传统武术适合传人、专家、学者潜心专研,探索发现,提炼出武术精华,在融人到大众武术与竞技武术之中时,传统武术才能真正的焕发光芒。段位武术可以说是传统武术面向大众的一一次成功的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武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此后,传统武术将以段位武术的面目服务于大众,指引竞技武术的方向。
迷失后的竞技武术现在可以回归家园了,面对它的段位武术已不再是从前的传统武术,而是一个能够i卜它获得营养以健康成长的粮仓。竞技武术套路的缺失并不是高、难、新、美的发展方向,而是其舞蹈化的动作素材与体操化的评判尺度与标准,段位武术对于传统武技的提炼及其标准化,可以直接转用到竞技武术套路中,从根本上扭转竞技武术套路的舞蹈化、体操化倾向。竞技散打训练中适量安排段位武术的套路练习,提高运动员的中国武术的技术素养,展现中国武术的技术风采。
4.3 大众对武术的需求
竞技武术远离大众,致使跆拳道、牢手道等外来拳种占据了中国的武术市场,中国武术连生存都面临着巨大威胁。n。大众对武术的需求多种多样,主要是防身、健身、休闲,简单实用、老!扮咸宜、雅俗共赏一直是大众武术的编选原则。打练合一的技术模式源于传统武术,一直为大众喜爱。曾经的传统武术就是老百姓的武术,一大群徒弟围绕着师傅,小的六、七岁,老的六、七十岁,长期坚持,其乐融融。后来,传统武术取媚竞技武术,让位竞技武术,老百姓也跑走了。。8 3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段位武术应时而生,以国家的力量面向大众,回归传统,创新武术。
段位武术面向大众却不媚俗,体现了传统性和时代性,并具有学术性和代表性,堪称大众武术的精心之作。《教程》不仅通俗易懂、适合自学,更是名家创编、技术规范、体系完整,能够引导武术爱好者循序渐进地了解并掌握武术的知识体系、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5结语
套路的蜕变与散打的迷失源自丁中国武术的自我(下转第15页)分裂,段位武术的技术模式使中国武术找到了自己的家园。段位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吸取了竞技武术的营养,并推新传统武术,展现了中国武术的技术内涵与文化魅力,有利于向世界推广。段位武术技术模式的推广,不仅可以治愈中国武术的长期的自我分裂的痛苦,更能帮助中国武术全面恢复元气,从而释放强大的生命力量。段位武术面向大众的方向是正确的,它的尝试性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必将对中国的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大众武术、武术研究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