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劲两次飞跃的学理研究
The Academic Study of Two Changes of Taijijin
田金龙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扬州 225000)
(Tian Jinlong, Sports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China, 225000)
摘要 太极劲技术的创建深受《老子》、《易经》等学说的影响,在用力方式上以收劲与透劲的一贯性为基础,经过了“松、柔、刚、分、合”五个阶段的改造后,发生了“内劲”与“内劲的分化”两次质的飞跃,达到收劲与透劲相吻接的状态。
关键词 太极劲 收劲 透劲 并立运行 分化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chnique of Taijijin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doctrine of《Lao Zi》 and 《Yi Jing》.The way of strengthening is based on the consistency of Shoujin and Toujin .It changes two times in “Neijin ” and “the dividing of Neijin” afrter the reformation of “Song, Rou ,Gang, Fen , He ” and reaches coincidental statement .
Keywords Taijijin Shoujin Toujin Advancing parallelly Dividing
太极劲作为太极拳搏斗能力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太极拳技巧的运用,如何认识太极劲一直是太极拳习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太极劲受到《老子》、《易经》等学说思想影响下所发生的用力方式的改变这一视角,对它的学理及其发生过程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勾画出太极劲技术进展的总体轮廓。
1 太极劲两次飞跃的理论基础
太极劲是在太极学说的指导下经过改造后的用力方式,并通过这一改造使收劲与透劲相互吻接,以达到太极图中所寓意的对立双方并行于统一体中的状态。
把对立面包含于自身中,并通过与对立面的和合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正是《老子》:“反者道之动”的精神。我们可以通过老子对“道”的讴歌来进一步获得本文所说的并立运行的对立双方的理解,他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如果把这种具有相反力量的存在称之为“无”,那么,太极就是产生于“无极”。周敦颐也把太极的创生归之于“无”,他说:“无极而太极”[2]。
对立的两极经过交合而实现了它们的统一的时候,一极中已包含了另一极的力量,因而,此时的阴阳已不再是最初的“阴阳”,而是一个“新质”的出现。
如何实现这个互相包含的新质呢?《老子》与《易经》都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老子认为“返还”是最基本的方法。只要找到事物的根源,从其本根处入手,顺着事物自身进展的程序,就可以得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3]
《易经》则从整体方面探讨了对立物的结构与联系的方式。通过河图、洛书相互转化的“二五之道”,从象、数、理三方面对阴阳二气的对称、流动、完整与秩序的规律性进行了详细地阐幽发微,展示了“道之并行不悖”的太极理念。
如果说《老子》侧重于对自身属性的认识,《易经》则侧重于对内部分化的认识。太极拳吸收了这两种思想,在松静自然的“返还”中,发现了以“丹田”为调控中心的“内劲”的活动方式,并通过内劲的培养,总结出五个阶段、两次飞跃的太极劲进展体系。
2 太极劲的两次飞跃
一般来说,太极劲的进展分为五个阶段:松静入手、由松入柔、由柔至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这个阶段的划分显然与陈鑫对刚柔的讨论有关,如他所说: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但本其至大至刚之气,以其直养无害焉已耳。世人不知,皆以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4]
至于要用五步才能进展到太极劲的状态,陈鑫以“五层功夫”进行了论述: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
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
五层功夫的划分与他的内劲层次的进展联系起来不难看出,五层功夫的具体内容就是内劲的五个层次。即:松沉入手(一层功夫),由松入柔(二层功夫),由柔至刚(三层功夫),刚复归柔(四层功夫),刚柔相济(五层功夫)。
五层功夫是通过刚与柔的两次进展来展开讨论的,因此,要理解太极劲的进展层次,关键是看刚与柔的内在关系。传说张三峰观“雀蛇相争”而领悟太极拳理[6],此说虽无实据,却也事出有因。蛇的搏斗能力有三种状态:警戒态,游走态,发力态。王芗斋先生创造的大成拳的“七妙法门”[7],在搏斗能力方面也可归为三态:站桩、试力(试步,即脚步的试力)、发力(试声,为了助力),并且认为这三态是一个有序的进展。大成拳早期称为“意拳”,注重精神与意感,多假借外物以生力。可见,二者对此所见相同。
上述三态的整体性体现了动静、刚柔的统一,即三态是同一种运动方式下所显示出来的能力表现,所以,三态的质的提高就取决于动作方式的改进。王宗岳认为太极拳的动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寓意为“长江大海”般滔滔不绝的波浪式运动的“长拳”,一是体现《易经》中太极学说的整体化原则的身、手、步协调配合的“十三势”[8]。“波浪式”的运动要求太极拳动作“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前先后”的连绵不断地贯串起来,使一种力量在发生的时候,另一个相反的力量也潜藏其中,使动作处在“虚实不定”的状态中;整体配合又要求周身各部在相互联系中能够精细地分化,以达到“周身一太极”之时,而又“周身无处不太极”,从而使整体与局部的搏斗能力都得到了发挥。从学习的规律性来讲,由于难易程度的不同,这两种动作方式的改进也应有进展的次序。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才认为太极劲五个层次的进展中,有着两次突破性的飞跃。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次飞跃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3 第一次飞跃:内劲的发生
波浪式的动作方法与肌肉的弹性力的利用有关。由于肌肉中存在着并联和串联两种弹性成分,所以肌肉处于任何长度时都能产生弹性力[9]。肌肉收缩之前被预先拉长,提高了肌肉的兴奋性,使肌肉处于“激活状态”,从而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提高了肌肉的收缩力。肌肉和肌腱的结构可以贮存能量,当肌肉被迫拉长时,肌肉做负功,此时肌肉积蓄弹性形变势能;而当肌肉缩短时,它便做正功,弹性形变势能(肌肉收缩的非代谢能量)将以机械功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牵拉肌肉可以使肌肉产生激活状态和贮存弹性形变势能的作用,而肌肉被拉长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性力。
肌肉在很多方式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弹性形变势能(如主动拉伸、被动拉伸),为什么独钟于“放松”这种形式呢?就是因为身体放松后肌肉受牵拉的感知最为灵敏,肌肉能够在放松中感知到弹性力的变化,体验到弹性力的微妙运用。弹性力作为肌肉收缩力的先导,一方面有增大肌肉力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运用中有刺探对方虚实的作用。这种“运化于无形”的内在变化,具有“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度灵敏力,从而实现“以最小的力达到最大的技击功能”的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武技境界。
太极拳中注重躯干对动作的影响,就是因为躯干在人体中是“中节”位置,它的活动又能够影响到四肢。在人体放松条件下,它对人体协调配合的作用更加突出。实际上,人体移动是从最强大而动作迟缓的“重心”周围的肌肉开始,然后过渡到躯干、大腿,最后传递到力量弱重量轻但动作快的手、脚。理想的是所有的力都一起结束。太极拳师通过体悟的方式也探知到这一原理,并自觉地运用了它。太极拳把躯干对四肢的调控归为两种形式:(1)是躯干带动四肢向中心点靠拢;(2)是躯干催动四肢向外扩张。静态时,在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同作用下,人体产生了“欲出又回,欲回又出”的待机而动的状态,状若“蛇”之惊起。动态时,两个劲交互运行,要求“一出就回,一回就出”,看似“波浪”一般,恰如“蛇”之游走。由于回劲发生在出劲之中,如同将出劲“吸回”一样,故称之为“收劲”;而出劲发生在回劲之中,如同在回劲中“渗透”出去一般,故称之为“透劲”。收劲与透劲的动作方法更有利于利用肌肉的弹性力,使动作运转在“轻灵”中具有了“沉实”的力量。经过长期的收劲与透劲的动作方法的练习,身体建立了弹性状态下的运动方式,从而为弹性力的利用和肌肉的爆发用力夯实了基础。
在放松的条件下运动,呼吸对人体的影响也突出出来。呼吸形式的不同,对身体产生的影响都不一样。练习中,可以是顺呼吸,可以是逆呼吸;可以是深呼吸,可以是浅呼吸;有时一吸即呼,有时一呼即吸;有时呼而再呼,有时吸而再吸。总之,呼吸形式、时相、速率、深度以及节奏等,必须随技术动作演变实现自如的调整。太极拳中常采取的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是:吸气时,重心升高,带动肢体向中轴靠拢,这种方式有利于打破静态的平衡,迅速进入动态过程,以促进身体的旋转与步法移动;呼气时,重心降低,使下肢有力支撑,催动肢体向外扩张,便于发力动作的完成。可见,通过特殊的训练,可以实现呼吸与动作方法的紧密结合。
呼吸的功能往往同“丹田”联系在一起,所以内劲通常又称为“丹田劲”。丹田劲的形成与腹压肌的活动有关,实践证明,构成腹压肌的肌群与体育运动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进一步训练可以形成以丹田为调控的收劲与透劲的运动方式。对于劲力的这种活动方式,陈鑫形象地称之为“出劲”与“入劲”[10],李亦畲也形象地称之为“开劲”与“合劲”[11]。不过,通过本文对弹性力的分析,从一个劲是发生在另一个劲的活动过程之中的角度来看,从动作方法的可操作性上来看,“出劲”应是“透出”之劲,“入劲”应是“吸入”之劲;“开劲”应是“催开”之劲,“合劲”应是“收合”之劲。这样,才能把内劲的“潜藏性”给揭露出来,故本文称之为“透劲”与“收劲”,以使神、意、气、力、形融为一体。
收劲与透劲的动作方式横贯在三态之中,改变了三态的特性,使无目的的“静”成为被“激发”的状态;“软手”成为了“柔”,“硬手”成为了“刚”。
4 第二次飞跃:内劲的分化
在经过第一次飞跃后,三态的功能特性发生了重要变化,身体具备了能化能发的能力,达到了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但是,周身的弹性力如何联结起来,发挥它的整体功能,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太极拳的动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一次动作的改进正是建立在丹田劲为调控的收劲与透劲的动作方法的基础上,使之产生劲力的分化,通过分化认识到劲力在方向上的对称完满、结构上的完整与运转上的秩序。
方向上的对称完满就是收、透二劲在方向上的分化。弹性力本来就具有对称性,现在要让它在方向上体现出来,即:有一个前进的劲,必有一个后退的劲;有一个向上的劲,必有一个向下的劲;有一个向左的劲,必有一个向右的劲。对称劲的完满有三对、六个方向。大成拳试力的基本动作:钩锉试力、波浪试力、风幡试力[12],就是以这三对、六向来按排的。初练时注意两个方向,渐渐可以弥满六方。对称劲又可以称为“暗劲”,在对称劲中,两个劲不是对抗,而是有主有从,从属的劲暗藏在主动的劲之中。总之,一个劲出现的时候,相反方向的劲必须存在着。由于反向力的存在,人体可以体验到状若“抽丝”般的阻力感。劲力在方向上的分化,一方面训练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准确判断对方动向的能力。
完整就是结构上的整体配合。身体中有八个点最为重要,即:两肩、两胯、胸、背、腹、臀。两肩、两胯在额状面构成一个正方形,胸、背、腹、臀在矢状面构成一个正方形。练习时身体的配合先从一个面开始,方法是“开合”。“开”,打开,两点间的距离伸长;“合”,收拢,两点间的距离靠近。开合的完整首先要“分清开合”,如左肩与左胯做开劲,右肩与右胯做合劲。这只是左右两边的劲,好的开合还要让左右两边的劲发生联系,使动作“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个面的开合长期练习熟练后,还要进一步让两个面发生联系,这样才能使身体的配合达到真正的完整。劲力的完整为劲力的有秩序的运转创造了条件。
秩序是指劲力在结构上和方位上运动的规律性。劲力通过上述方法的训练,已经形成了整体配合的能力,为劲力的有秩序的运转做好了准备。劲力运转秩序的核心是“五行”法则。五行主要是指五种“功能态”的联系方式,太极劲以“进、退、顾、盼、定”五种用劲方式来代表。进:前进劲;退:后退劲;顾(照顾):防守劲;盼(期盼):进攻劲;定(中定):稳定劲。五种劲中以中定劲为核心,因为只有重心稳定,才能做好前进、后退、防守和攻击的动作。一个动作必须五劲同时俱全,才能做好他们的配合,即:后退时,以退劲为主,进劲、顾劲、盼劲已在其中,其它劲法也是如此,这样才便于攻守有步骤地展开。五劲运用的顺序一般来说是退、顾、进、盼,中定为枢纽。五劲顺序的原因是:退是为了顾,顾是为了进,进是为了盼。所以,退要为顾创造条件,顾要为进创造条件,进要为盼创造条件。这一顺序就象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有规律性,不可以随便排列而乱了章法。五种劲的配合既是方位上的,也是结构上的。从结构上讲,最简单的是体验上下肢的配合。如野马分鬃(左式为例)的动作可以分为四步:后引、转化、上步、发放。在上下肢配合中,五劲的分布是:右腿为退劲,左腿为进劲,右手为顾劲,左手为盼劲,丹田为中定劲。五劲的流动是:后引(退劲),转化(顾劲),上步(进劲),发放(盼劲),丹田(定劲)为总枢纽。上下肢的配合熟练后,逐步分清下肢的五劲,上肢的五劲,躯干的五劲,使动作细腻熨贴,进入“周身无处不太极”的境界。
内劲经过这一次分化后,内劲中的收劲与透劲由于在方向上、结构上与秩序上的相互渗透,泯灭掉二劲的转换间隔,使对立的二劲并立运行。由此,劲力的性质再一次发生了变化,搏击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化发一体”的功能。
5 结论
太极劲的构建是在太极学说的指导下,通过返诸自身的长期探索,逐步发展起来的。太极劲的进展经过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以弹性力为基础,以内劲的培养为核心;第二次飞跃以劲力的分化为基础,以收劲与透劲的吻接为核心。这两次飞跃也可以分五个阶段来实现,概括为:松、柔、刚、分、合。
[1] 《老子》第一章,见郭长生. 老子白话释秘 [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25
[2] 周敦颐. 太极图说,见梁绍辉. 太极图说通书义解[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1:1
[3] 《老子》第十六章,见郭长生. 老子白话释秘 [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97
[4] 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59
[5] 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60
[6] 黄梨洲. 南雷文定. 王征南墓志铭,见李天骥. 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 [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90
[7] 王选杰. 大成拳法要集成[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78
[8] 王宗岳. 太极拳释名,见沈寿校. 太极拳谱[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30
[9] 顿斯柯依、扎齐奥尔斯基. 生物力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2.:64
[10] 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57
[11] 李亦畲. 五字诀,见沈寿校. 太极拳谱[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66
[12] 王选杰. 大成拳法要集成[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81
|